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論壇(三十五)展望2019
時間:2019-01-21
2019年1月20日下午,由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ACCEPT)、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CCWE)舉辦的第三十五屆中國與世界經濟論壇在清華大學偉倫國際報告廳隆重舉行,本次論壇的主題是“展望2019”。出席本次論壇的嘉賓有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華夏銀行行長張健華、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原院長霍建國、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金燦榮、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系教授雷鼎鳴、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研究員袁鋼明等。
首先,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ACCEPT)院長李稻葵教授發布了題目為《金融大調整,實體促升級,邁向高收入》的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報告。報告指出:2018年中國宏觀經濟形勢總體平穩的,金融過度收縮帶來下行壓力,使投資者憂慮。金融業需要進行根本性大變革,通過大調整促進實體經濟轉型升級,通過兼并、重組、升級使中國經濟未來三年保持比較平穩的增長。到2022年,中國能邁入世界銀行所定義的“高收入國家”行列。
李稻葵教授表示,從三大需求角度來看,2018年中國宏觀經濟走勢比較平穩,實體經濟總體穩健。2018年商品零售略有下降,刨除汽車銷售后基本持穩。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有所下滑,除去基建投資因素外仍有回升。2018年民間投資增速和制造業投資累計增速接近9%,為過去四五年來最高。盡管中美貿易產生摩擦,2018年出口增速仍在6%以上。工業增加值略有下降,在6%-7%之間,但也比較穩定。
李稻葵教授認為,2018年實體經濟比人們在媒體上獲得的信號平穩,下行壓力主要由金融過度收縮帶來。2018年新增社會融資總量及新增社會融資與GDP的比值都明顯低于2016和2017,而新增社會融資總量的減少主要由委托與信托貸款(俗話影子銀行)增量減少所致。從融資來源的角度來看,地方政府債發行放緩也帶來整個金融市場資金緊張。金融收縮一方面導致了基建大規模下滑,另一方面使得企業融資難易程度出現了明顯分化:大企業發債利率相對平穩,小企業發展成本明顯上升。
對于2019年宏觀經濟存在的問題,李稻葵教授提出以下建議:第一,對癥下藥,以金融大調整為抓手來推動實體經濟的升級?;ㄍ顿Y還有空間,基建融資機制必須修改,促進投資健康發展;第二,對杠桿率要有理性、科學的認識,不能簡單地把化解與防范重大金融風險等價于去杠桿,應該更加關注不良資產的重組,更加關注新增貸款和信托的質量;第三,金融方面應加入針對不良資產的處置,尤其要加速“僵尸企業”的退出。不良資產的處置和產業升級應配套進行;第四,為應對中美貿易摩擦,要更加精準的管理跨境資本流動;另外在房地產方面,要改變過去粗放發展和管理模式,轉向精耕細作。
李稻葵教授認為,經過測算,只要中國經濟能夠深入調整、深化改革,從而保持比較穩定的增長速度,2022年我們完全有望能達到世界銀行所定義的高收入國家的門檻、
隨后,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ACCEPT)副院長厲克奧博邀請各位嘉賓移步講臺,論壇進入圓桌討論環節,李稻葵教授主持圓桌討論。
霍建國認為,現在中國面臨的外部環境壓力較大,2019年兩大事件:其一,中美90天談判,對中國近期甚至中長期有影響。其二,2019年6月份提出的WTO改革方案具體內容及通過與否,對中國未來外向型經濟發展及參與國際競爭影響重大。
張健華認為,2018年上半年去杠桿確實給市場造成一些壓力。從銀行資產方來看,金融收縮的壓力主要是銀行體系表外的委托貸款與信托貸款減少。從銀行的負債端來看,借用渠道、通道的資管項目停掉對市場的影響較大。當然,銀行去年下半年通過表內貸款做了補充,其增量較大。
秦虹認為,房地產業這幾年一直在轉型升級和創新,既延續著過去飛快地、大規模地增長,同時也進行著自身的快速調整變革。住宅領域里的長租公寓、辦公領域的聯合辦公等細分市場方面發展迅猛。在補短板、整合資源方面,政府、企業、投資人整合在一起共同完成投資,做了大量的工作。
阮宗澤認為,目前中國面臨內外兩大陷阱:對內是中等收入陷阱,我們現在正處在一個爬坡過坎時期。對外就是修昔底德陷阱,是中美關系面臨的挑戰。2019年有一絲曙光,即2018年12月的談判給中美經貿摩擦按下了一個暫停鍵。但是2019年的3月1號將是90天期限到來,可能會有不確定性。中美關系恐怕已經永遠地改變了。
金燦榮認為,2018年中國整體外交除了大國外交當中的美國方向有問題外,整體良好。中美關系已經從40年前5比5的競爭合作關系,變成了今后7比3的關系,中國要面對這個新常態。
雷鼎鳴認為,中美關系已經永久性地改變?!靶蔓溈ㄥa主義”已經形成,是不是永遠一直下去難說,但中美關系的關鍵還是中國做好自身發展。另外,中國基礎建設目前還沒有飽和,中國的宏觀杠桿率也問題不大,比率還會高下去。
袁鋼明認為,2018年總的來說中國的經濟表現不好。2017年GDP增速 6.9%,而2018年第三季度已降到6.5%。分項的宏觀指標都在下降,工業增加值和總需求方面的投資、消費、出口全面下降,沒有一個持平。當前的PPI增速從之前的4%快降到0,馬上會變負,企業利潤因此會由升變降。且價格變化還不一定反應市場供求關系變化,而是由房價漲落所推動。
在最后的問答環節中,來自校內外的學者、媒體、及各行業從業者就金融開放、基礎設施建設、中小企業融資、對外貿易以及負面清單等問題,與現場嘉賓進行了充分的交流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