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西慶:從沒說過“中國已放棄市場決定性作用”
時間:2016-05-16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中投公司原總經理、證監會原副主席高西慶在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CCWE)與美國外交關系協會共同主辦的"十三五規劃影響討論會"上指出,在去產能政策具體落實方面,中國某些政府機關、部門在執行過程中存在問題。此后有媒體將該觀點解讀為“中國政府已放棄市場起決定性作用”,對此高西慶表示,這是對其言論的嚴重的誤讀甚至歪曲
高西慶是在2016年4月19日在紐約舉行的,由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CCWE)與美國外交關系協會共同主辦的關于“十三五規劃”影響討論會上做出上述闡述的。當時他指出,去產能是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的2016年五大任務之一。積極穩妥化解產能過剩,與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所確定的“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的原則是根本一致的。但是,部分媒體把他針對去產能政策執行過程中某些問題的發言解讀成“當局實際上已經放棄了三中全會確定的‘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的原則”,這完全曲解了發言者的本意
高西慶稱其所談到的去產能問題,是單就這件事本身在執行過程中所產生的具體執行問題而言,但這絕不意味著政府總體政策、改革措施等背離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的原則
高西慶表示,他在發言中所談到的關于去產能執行過程中發生的政府方面的問題,僅是針對某些政府機關、部門而言的,而絕非是部分媒體所聲稱的對于中國政府的總體評斷:“政策的具體執行中產生偏差、出現問題就應及時關注并加以糾正。但對具體執行問題進行的質疑沒有必要、也毫無理由被上升到對整個政府與方針政策的否定。這樣的解讀是不負責任的臆斷?!?nbsp;
盡管存在各種阻力,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將會在十八屆三中全會的精神指引下大力推進,而國企改革也需要加大力度。高西慶進一步指出,反腐取得了重大成就、并產生推動創新的正面效果,是經濟上的利好消息。他期望并相信中央進一步推進改革的努力將收獲良好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效益,并希望下一步的經濟體制改革堅定地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的精神走下去